编者按:年1月6日-8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办,厦门市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成立30周年大会暨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年会在厦门隆重召开。
1月7日上午,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王福生院士进行了有关“乙型肝炎防治30年:免疫学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肝霖君与您分享精彩内容。
一、病*性肝炎和慢性肝病危害严重
我国有1.03亿病*性肝炎感染者,占全球30%,相关肝病死亡60万人/年。病*性肝炎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经济负担和社会影响较大。
二、急性乙型肝炎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特点
HBV感染在80%-90%的成年人中为急性自限性疾病,CD8+T细胞、CD4+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等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急性自限性感染中,
免疫应答为什么可以把乙肝病*清除?
研究发现特异性CD8+T细胞是多克隆、多特异性的,针对多个表位多个靶点,同时发挥协同作用,并且不存在中枢耐受。在动物模型中的研究发现,急性感染也存在肝脏的损伤,以免疫介导的肝损伤为主,病*导致的肝损伤较少,与人体病*感染类似。病*抗原被清除后,机体通过上调多种抑制性共刺激分子减少特异性免疫细胞的数量,以此调控免疫系统复常。
急性乙肝的免疫学特点:
(1)急性乙肝患者存在多克隆、多特异性CD8+T细胞应答;(2)急性乙肝患者特异性CD8+T细胞表达多种免疫抑制性共刺激分子。三、慢性乙型肝炎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特点
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免疫系统对病*产生免疫耐受,无法有效发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慢乙肝患者体内HBV特异性T细胞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细胞表面持续表达PD-1、多种抑制性因子、抑制性免疫细胞和免疫微环境均会诱导T细胞耗竭,导致数量减少、功能抑制,无法有效清除病*。
启示一
免疫耐受期的患者也存在一定数量、功能低下的特异性CD8+T细胞。
启示二
长期大量存在的HBsAg可以抑制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
启示三
儿童慢乙肝患者年龄越小,抗病*治疗的HBsAg阴转率越高;10岁之后,临床治愈率与成年人类似。
四、乙型肝炎的天然免疫应答特点
在干扰素治疗慢乙肝的过程中,肝脏中的Kupffer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清除干扰素,从而影响NK细胞的抗病*作用,影响干扰素治疗的疗效。
总结:
(1)在急性乙型肝炎中,B细胞可以很好地发挥抗病*作用,产生HBsAg特异性抗体;(2)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由于大量抗原的存在,CD4+辅助T细胞功能缺陷,B细胞无法正常增殖,产生浆细胞,发挥抗病*作用。
五、肝脏组织中免疫细胞的研究
更接近人体真实抗病*免疫状态
肝组织中免疫细胞的分布与外周血不同,反映出人体乙肝病*感染的战场主要为肝脏。使用肝脏中的免疫细胞进行研究,更接近体内抗病*免疫应答的真实状态。
研究发现,在慢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外周血和肝癌组织中,Treg细胞增多,CD8+T细胞减少,并且Treg细胞数量越多,患者的生存率越低。
通过单细胞测序技术绘制HBV感染肝脏和外周的免疫图谱。研究发现在慢乙肝患者体内,Treg细胞增多,效应T细胞耗竭,天然免疫细胞存在抑制作用,导致病*无法被清除;而在急性乙肝患者体内则相反,效应T细胞增多,Treg细胞减少,可以较好地发挥抗病*作用。
六、免疫治疗对乙肝的治愈是否有帮助?
使用HBV特异性TCR-T细胞治疗8位慢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结果发现治疗过程安全性良好。在输注细胞后,患者出现ALT一过性升高,与干扰素治疗类似。治疗后患者的HBsAg有降低趋势,肿瘤有缩小倾向。该结果可能与免疫应答有一定关系。
我国有很多专家和团队在乙肝免疫学领域做出了突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