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悦读与书为伴,我度过了人生的低谷,也仿佛
TUhjnbcbe - 2022/10/17 16:34:00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我读了一百多本书,写了一百三十多篇读书笔记,做了二十多场读书分享。在许多人眼里,我成了“读书达人”。其实,我并非什么“读书达人”,只不过书读得多了、读得深了,自然就有了许多感悟。

一、我为什么要阅读

第一,享受阅读。读书在我来说,是娱乐。有朋友曾经问我,你一天到晚都在读书,你不苦吗?我说不苦呀,我喜欢读书,就与你喜欢打麻将,与别人喜欢钓鱼一样,是一项娱乐。有朋友见我隔段时间就发一篇读书笔记,也经常到读书会现场分享读书感悟,说我是一个有情怀的人——他们认为,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无处不在的碎片化阅读的当下,竟然还能静下心来读完一整本书,这是有情怀的表现。我说这与情怀有啥关系呢,我喜欢阅读呀,我很享受阅读呢。

第二,兑现承诺。为什么要写一百多篇呢?这是我对儿子的承诺。写了几篇读书笔记后,我对儿子说,虽然我现在不那么忙了,四十几岁了,但还在努力上进,在网站上写读书笔记呢。他说:“你能写一百篇不?一年。”我算了一下,有点儿难,就说:“一年恐怕不行,两年应该没问题。”于是,便有了持续不断地读和写,坚持了两年,写满了一百篇。

第三,追逐梦想。在我内心深处一直藏有一个梦,一个文学梦。我把写读书笔记当成是向大家学习写作方法、向大师学习表达技巧的途径。囫囵吞枣,怎么学得来呢?只有吃透了,嚼烂了,消化了,再转化为读书笔记,才能深入地学习。

二、我是怎么阅读的

第一,读三遍。我精读一本书,一般读三遍。第一遍,快速浏览,懂与不懂都一路看过去。否则,不连贯的阅读,不爽快,无法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感。这第一遍,决定是否深入读下去,觉得好,就读第二遍,觉得不好,就丢开一边,读下一本了。在看第二遍时,我就要做笔记了。自己的书,就在书中写画,借的书呢,我就找一个本子,或者打开电脑,把我的感动记下来,把我认为好的句子录下来。第二遍看完了,把做的笔记再看一遍,理一理,差不多就可以确定要写的主题了,就可以动笔了。我在动笔写的时候,就会发现还有不确定的地方,尤其是要引用的原文,一定要核实清楚,这时,我就要看第三遍。

第二,读一个人。读了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后,我又读了余秋雨除了学术以外的所有书。读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后,我又买来三毛全集,读了她所有的书。我也读了王小波所有的著作,贾平凹、从维熙的大部分书。读一个人,这也是大儒曾国藩践行的“一通百通”的读书方法。

第三,对比起来读。我把余秋雨与三毛对比起来读,我把学者龚志祥《从村庄出发》和作家谭功才写村庄的《鲍坪》对比起来读,把北村的中篇小说《周渔的叫喊》和在重庆拍的文艺电影《周渔的火车》对比起来读,把《周渔的叫喊》和杨绛《我们仨》对比起来读,把从维熙和杨绛对比起来读,把从维熙与索尔仁尼琴对比起来读……

我也把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的励志读本《给40岁的崭新开始》、英国小说家毛姆的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和美国小说家肯恩·格林伍德的奇幻小说《这个男人四十三岁》联系起来读。这三本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时期的书都在讲一个共同的话题:四十岁的人生选择。我正好四十来岁,比较

1
查看完整版本: 悦读与书为伴,我度过了人生的低谷,也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