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人生经历近2年的悲欢离合,一个保险人
TUhjnbcbe - 2022/5/30 14:43:00
贵州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53.html

辉常明险:人生思考、保险科普、理财分享。

做保险已经3年多了。最近2年,我除了遭遇新冠疫情,也遇到很多关于疾病和风险的事,一个个都离我很近。

一、多年好同学的故事

去年某大学同学联系我,说老婆生病了,综合性肾炎,现在买保险能不能来得及。

我说来不及,保险都有等待期,法律和合同也不允许“骗保”,“骗保”是违法的,先安心看病。

那么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呢,我没有。我能做的,就是他们住院时,拎着水果去看望,陪陪他们,祝他们早日康复。

然后,我告诉他,他本人的保险,我帮他买。

我帮他买了一年的百万医疗险,在这之前,我也帮另一位好友买了2年的百万医疗险。

我为什么会这么做,因为我们是好友,我想“保护好”他们,想让他们在遇到“大额的医疗花费”时,不再发愁。

我这两个朋友,其实收入比大多数人好,每年的收入都超过了30万。

但是很遗憾的是,他们缺乏保险意识,停留在“保险是骗人的”、“买保险没必要”这个阶段。

但是我也很纳闷,等真正遇到风险时,他们却很相信保险,不知道这是什么原理。

也许他们还是不相信保险,只是觉得这个保险这个办法道可以尝试吧。

如果保险可以尝试,那也是建立在买了保险的前提下,因为“保险虽好,不保无保之人”。

二、一位客户的顺利理赔

去年四五月份,协助一位客户办理了重疾险的理赔。

她得了甲状腺癌,之前的业务员找不到,所以是我来协助。最终赔下来50万,豁免后期保费近30万。

因为甲状腺癌的治愈率极高,基本得病10个能治愈10个,但是,我依然觉得有一些遗憾。

①在协调住院的问题上,客户自己找关系,没有问我,也不知道保险有绿色通道的服务。

也就是我们有这个“免费的”机会,但是不知道用,白白浪费掉了,而自己花时间、花钱、花人情去找了。

②理赔到账的时候,客户觉得买的有点少,要是多买点就好了。

这个问题,也可以说道说道,由于产品的价格差异,很多人买的保额都在30万以内,50万确实已经不低了。

如果能多赔点,对客户来说是更好的。

但是考虑到预算问题,和风险发生的不确定性,我的建议一直都是在够用的前提下,根据预算量力而行。

不求多赔一些,至少能顺利度过难关。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答案,它藏在下面的故事中。

三、两位客户的理赔

去年有2位客户,告诉我他们买的相互宝和一年期重疾险赔了,相互宝的分担金额只有两三百,赔了10万。

当他们收到钱跟我讲的时候,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悦。

(1)相互宝

理赔相互宝的,是因为在做“新型冠状肺炎”筛查时,查到了自己的“早期肺癌”。

她及时做了治疗,治疗费用不足4万就康复了,收到10万理赔款时她很开心。

那么她有没有遗憾呢,遗憾是有的。

因为肺癌属于后期影响比较大的疾病,因此他不能再买别的健康类保险,只能购买意外险和年金险。

知道了保险的好之后,他很想再加一些,因为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所以加不了。

但是,她仍然是很幸运的。

因为她之前给自己还买了一份“百万医疗险”,这一份保险还一直在续保。至少在医疗治疗方面还有一些保障。

其实,如果他的情况允许,我会建议他换成“0免赔”的医疗险,这样效果更好,费用也不高。

现在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坚持续保百万医疗险,这种情况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毕竟百万医疗险有免赔额。

一般实际花费都要达到甚至+,才能超过免赔额,才能用得上。平时用到的机会太少了。

最后,她选择了给家人把保障做全。保不了自己,就先保家人,这也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2)一年期重疾险

另外一位是一个客户的家人,年龄只有30左右,也是得的癌症。

因为有前一个客户的情况,我就问他有没有相互宝,他说没有,但是在支付宝买了一年期的重疾险。

听到这句话,我比相互宝的情况更欣慰。

因为相互宝是平台或评审决定是否赔,有可能不赔。

但是一年期的重疾险是保险,如果在健康告知和既往病史方面没问题,理赔的机会更大、更确定。

最终顺利拿到了理赔款50万。

(3)这两件事的启示

这两件事给我的震撼很大,这让我意识到,穷苦人民也有“大救星”,救星就是“相互宝”和“一年期的重疾险”。

以前我不建议大家把“相互宝”和“一年期的重疾险”作为保障的主力,这是因为相互宝的理赔的不确定性。

以及一年期重疾险的在每次续保时可能因为健康告知的问题不能继续买,或因为续保过程中的“既往病史”不能赔。

(因为是一年一保,如果既往病发生在理赔之前的某一年,在续保之前,那么有可能对理赔造成影响)

现在,我在给客户搭配方案时,如果预算不足的情况下,会主动建议他们购买。

虽然相互宝停了,但是相互宝的替代产品——“健康福·重疾1号(大病版)”、

“健康福·防癌1号(慢病版)”和健康福防癌1号(老年版)等产品依然在售。

虽然这两类产品有一些“小缺陷”,但是对于预算低的人群,至少是“有可能”赔到“的。

我不能因为有一部分人赔不到,而放弃了“能赔到”的这一部分人的可能性。

因为做事要负责任,所以我会告诉他们,这两类产品在理赔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不赔。

我也会提醒他们,只要符合条件,我会帮他们“尽力争取”。

在此也提醒各位读者,相互宝和短期重疾险的稳定性不如长期重疾险,有可能因为续保中的健康告知或既往病史而影响理赔。

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购买长期重疾险,短期重疾险作为“锦上添花”。不赔的话,有长期重疾险保底,赔了的话,作为生活费的补充。

四、悲痛的教训

(1)家人患“脑中风”

因为考虑到预算的问题,之前只是买了“百万医疗险”和“相互宝”。

百万医疗险因为没有达到“免赔额”的要求没用到,相互宝也因为“既往病史”的原因没有赔下来。

幸运的是,他的疾病康复比较好,目前能够自己吃饭和走动,给我们照料减少了不少麻烦。

这件事的教训有:

1、关于百万医疗的免赔额的教训(前文说过,此处不再赘述)。

2、家人的“相互宝”的理赔,告诉我“买保险要趁早”。

经历这件事,我对于买保险有了更深刻的“卡时间”的理解,如果买的时间卡在“既往症”的后面,那么就赔不了了。

(2)亲友确诊“乳腺癌”。

之前她的子女跟我说过父母保险的事,因为之前的高血压,不能再买医疗险和重疾险了,只能买防癌医疗险和防癌重疾险。

也是考虑到预算的问题,也觉得父母好像不会得癌症,最终没有选择买防癌险,这件事成为我从业以来最大的遗憾。

如果这位亲友之前买了报销型医疗险和给付型防癌险,花几千块钱,现在就不会为治病担忧。

(而且可以赔付一大笔钱,来支撑治疗期间的营养费、护工费以及家人的生活花费。)

这件事最深刻的教训,是低估了疾病发生的可能。

自然的按照自己的思维,觉得家人不可能得“癌症”,但是事实上,她真的得了“癌症”。

试问,有哪个得了癌症的人,事先就知道自己会得癌症呢?

这一年来,发生的一些事,让我有太多的没想到。

我没想到我的家人会的脑中风、没想到我的甲状腺癌理赔的客户会得甲状腺癌、

没想到一位亲友会检查出乳腺异常、没想到我的另一位亲友得了“乳腺癌”、没想到过年的前2天我还在赔女朋友住院。

异地治疗一次性全额报销】。

所以,哪怕父母买不了医疗险和重疾险,在预算范围内买一份“报销型防癌险”和“给付型防癌险”也是有必要的。

因为癌症是“第一大高发重疾”。

注:报销型防癌险和给付型防癌险都是保障癌症的,区别是报销型防癌险报销治疗费用,给付型防癌险在疾病满足合同约定时直接给钱。

给付型防癌险对钱的具体用途不做要求,一般主要用于误工费、营养费、请护工和家人生活等。

(3)一个同学的事

我的一个多年同学,目前相识已经超过了20年。去年2岁的孩子确诊“白血病”。

孩子在北京做治疗需要花费60万+,他之前在老家县城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只有左右。

我先后联系人献血、转发水滴筹、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经历近2年的悲欢离合,一个保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