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肝日
全国爱肝日(NationalProtectLiverDayNPLD),是在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情景,为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开展预防肝炎肝病科普知识宣传,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国家宣传日。
年3月18日是我国第22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治愈肝炎”;旨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普及各种类型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性肝炎的防治知识,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有效防治肝炎及其并发症。为了增进大众对肝病的科学认识,医院肝病中心推出爱肝日系列科普知识。了解肝病必做的各项检查出现医院检查肝病患者轻则无任何不适,重者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主要症状有:感觉肝区胀痛、隐痛、全身倦怠、无力,胃口不佳、恶心、厌油、尿*、腹泻,低热等。严重的患者还可出现*疸,症见:巩膜*、肤*,如果延误治疗,部分患者会发展成为重型乙肝。症状为肝脏功能损害急速加剧,直到衰竭,同时伴随肾功能衰竭等多脏器功能伤害,患者出现连续加剧的*疸,少尿、无尿、腹水、意识模糊、谵妄、昏迷。一旦出现以上这些情况,医院做检查。肝功能检查的项目通过各种生化实验方法,检测与肝脏代谢有关的指标,用以判断肝功能的基本状况,通称为肝功能检查。肝脏的实际功能有多种。但根据临床需要,目前检测肝功能的化验指标主要包括四大类:1.反映肝细胞损伤的实验指标主要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LDH)等。能敏感反应肝细胞损伤及其损伤程度的主要指标为ALT和AST,其中,反映急性肝细胞损伤的以ALT最敏感,而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则以AST较敏感。在急性肝炎恢复期,如出现ALT正常而γ-谷氨酸转肽酶持续升高,提示肝炎慢性化。慢性肝炎γ-谷氨酸转肽酶持续不降常提示病变活动。2.反映肝脏间质变化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有:血清蛋白电泳,根据γ-球蛋白升高的程度可评价慢性肝病的演变和预后;透明质酸酶(HA)、板层素(LN)、Ⅲ型前胶原肽和Ⅳ型胶原的血清含量,可反映肝内皮细胞、贮脂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这些指标变化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密切相关。3.反映肝脏储备功能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有:血浆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胆碱酯酶(CHE)。这是通过检测肝脏合成功能以反映其储备能力的常规实验指标。白蛋白下降提示肝脏蛋白合成功能减弱,PTA延长提示肝脏合成各种凝血因子的能力降低,CHE降低提示肝脏储备功能下降,预后不良。4.反映肝脏排泄功能的实验室指标主要有:检测肝脏对某些内源性(胆红素、胆汁酸等)或外源性(染料、药物等)排泄清除的能力,临床常采用胆红素的定量检测,总胆红素大于微摩/升为*疸病例;如果胆红素进行性上升并伴ALT下降,即酶胆分离现象,提示病情加重,有转为重症肝炎的可能。肝功能检查要因人而异检测肝功能的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尚无一项特异性试验能对某一肝脏疾患的病因、病变程度作出准确的反映,也没有任何一项检查能单独反映肝脏的病变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再加上肝脏有较强的再生和代偿能力,当病变范围不大、时间不长时,肝功能检查可无异常,故肝功能检查正常并不能说明肝脏没有病变。因此,在选择肝功能检测项目及判断检测结果时,应做全面考虑并结合临床症状具体分析。在具体选择应用肝功能检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肝细胞有无病变及其程度当临床怀疑肝炎或已确诊为急性肝炎需进一步了解病变程度时,可做氨基转移酶(ALT或AST)、复方碘试验、尿三胆试验、血清凡登白试验和胆红素定量检测。如为慢性肝炎,除以上试验外还可检测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必要时检测血清蛋白电泳。如患者无*疸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而不能排除轻度肝损害者,可通过检测磺溴酞钠滞留试验(BSP)来帮助诊断。2.判断*疸的类型及其程度当出现*疸时,首先应检测血清总胆红素、一分钟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定量、凡登白试验、尿三胆试验、血清ALT及TTT(麝香草酚浊度试验)试验来区别为何种类型的*疸。如疑为肝脏肿瘤或肝外梗阻引起的*疸,则进一步检测碱性磷酸酶(ALP)。3.检测原发性肝癌除常规肝功能试验外,可进行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ALP)等测定,以帮助临床诊断。4.观察治疗效果药物筛选及判断预后根据病情选择某几项肝功能试验并定期复查做动态观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治疗是否有效。如急性肝炎病情好转时ALT由增高恢复到正常,而ALT长期波动或持续升高,则提示肝炎有转化为慢性肝炎的趋势等。5.手术前的肝功能检查在各项大手术前,一般要检测血清ALT、TTT、白/球比,必要时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肝脏情况,做好术前准备。6.排除肝外因素干扰某些肝外疾病也可致肝功能异常,如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可导致血浆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有血清胆固醇降低,而服用某些药物或外伤等均可导致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因此,在选择肝功能试验及分析结果时,应排除肝外因素的干扰。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插图]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的检测,打出电脑报告结果。此项目已成为检查患者的一个惯例,所以称为血常规。乙肝做血常规检查的意义是: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如果乙肝患者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重度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判断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乙肝病*感染者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血象降低,应考虑是否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抽血检查的项目有哪些肝炎患者抽血检查的项目主要有:1.血清*疸指数及胆红素定量肝脏可以制造和排泄胆汁,当肝细胞受损时,胆汁逆流入血造成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此项检查可以反映*疸的有无、程度和性质。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力测定肝脏中ALT浓度比血中高1万倍。当肝脏病变时,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肝脏氨基转移酶释放入血,使血清ALT含量升高。ALT升高的幅度常可反映肝细胞的损伤程度。3.血清总蛋白、白/球蛋白比值测定这类蛋白质由肝脏合成和代谢,当患急、慢性肝炎时,可出现白蛋白合成减少,球蛋白无变化或增多,总蛋白量正常或降低,白/球蛋白比值改变或倒置。4.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这是肝脏蛋白代谢紊乱的一种定性试验。肝病患者的血清与麝香草酚巴比妥缓冲液试剂混合后即可出现混浊。通过对混浊程度与事先备好的标准混浊试管进行比较,可测出其混浊程度。其混浊程度与肝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急性肝炎早期该试验可出现阳性,恢复期转为阴性。持续阳性是向慢性转化的指征。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活动期均可为阳性,静止期可下降或接近正常。为什么有些检查要抽空腹血空腹血是指清晨未进餐前所抽取的静脉血,因为此时抽取的空腹血所检查的各种生化成分比较稳定,更具客观性。一般来说,需要空腹抽血检查的化验,大部分都是生化检验项目,而这些项目易受饮食因素的影响。因此,为避免因饮食因素带来的差异,这些检验项目的正常值范围,均以正常人群的空腹血检测所得的数值,经统计学处理而获得,如肝功能检查中的丙氨酸和天冬氨酸氨基氨基转移酶,正常人群的范围为0~40单位/升等。空腹抽血检查的最大好处是能避开因饮食因素的影响,使检验结果更具客观性,能较真实地反映机体的生化变化。如果在进食后采血,血液中的生化成分会出现暂时性的变化,所测得的结果,就不能客观反映机体的真实情况,而影响临床判断的准确性。空腹抽血检查的项目一般有肝功能、血糖、蛋白质、脂类等。而对于肝炎病原学(如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乙肝和丙肝病*载量)和血常规等检测,因不受饮食因素影响而不必空腹抽血。肝病患者的B超检查所谓B超检查是超声波检查的一种,是一种非手术的诊断性检查。在临床应用方面,B超可以清晰地显示各脏器及周围器官的各种断面像,由于图像富于实体感,接近于解剖的真实结构,所以应用超声可以早期明确诊断。通过B超获得的人体内脏各器官的各种切面图形比较清晰。B超比较适用于肝、胆、肾、膀胱、子宫、卵巢等多种脏器疾病的诊断。B超检查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又无不良反应,可反复检查。B超检查对于肝脏来说是最常用、最实用、最经济和无创伤的肝病影像学检查技术,就像一个肝脏的“雷达”,帮助监测肝脏的病变。在B超的协助下,很多乙肝患者可在不受任何痛苦和损害的状况下得到准确的诊断。B超能诊断的肝胆系统疾病包括: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血管畸形、肝脏肿瘤和寄生虫病等。肝脏B超的正常值B超检查对于肝脏疾病能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在B超检查时,医生常对肝脏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的数据判断病情。所以掌握其正常值能协助看懂检查报告:1.右肝最大斜径不超过12~14厘米。以右肝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的胁下缘斜切面声像图为标准。2.肝右叶前后径不超过8~10厘米,在胁间切面声像图上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的最大垂直距离。3.左半肝厚度和长度厚度不超过5~6厘米,长度不超过5~9厘米。4.肝尾叶长度和厚度长度和厚度不超过4.5厘米。通过下腔静脉纵切面声像图,上为肝左静脉近端,下为门静脉左支横部,宽度不超过4.0厘米,厚度不超过2.0厘米,通过门静脉左支的斜切面测量下腔静脉与门静脉左支之间的尾叶厚度。肝病患者的CT检查CT是英文的缩写,原意是X线电子计算机横断面体层扫描。CT有较高的分辨力,能将人体内各种组织的不同密度显示出差别;测量CT值可估计不同密度的阴影所代表的不同组织,因此推测出病变的组织成分。什么情况下须做CT检查呢?因为CT是横断面图像,可避免体内各器官的组织相互重叠,并可显示彼此的关系。对肝内占位性病变、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的生长方式、形态、轮廓、钙化、出血、坏死、囊性变和血运情况都可以显示出来。在注射造影剂的条件下甚至可发现1厘米左右的早期肝癌,主要用于鉴别*疸患者是外科性的(阻塞性)还是内科性的。同时可了解胆囊、胆道、胰腺、肾脏以及腹膜、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并为CT监视下的肝病治疗提供方便。但CT不是肝炎患者的常规检查。只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需排除早期癌变或怀疑肝癌和鉴别*疸性质时才有做CT的必要。但是,有时做完CT后,医生还要求做增强CT,那是为什么呢?增强CT检查是从静脉内注入造影剂,来增强正常肝组织与病变组织之间的密度差。可以发现普通平扫CT时未发现的病变,区分肝内、外血管结构与非血管结构,区别实质性病变与囊性病变,根据病变强化的特点做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温馨小提示爱护肝脏,从生活中的点滴注意!医院肝病中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往期精彩回顾:
节后血脂升高?还可以拯救一下
报名啦!全城招募肝病患者!
健康:肝病患者的饮食调养
健康:养肝护肝注意事项
健康:养肝护肝须知
健康:如何养肝
医院肝病中心:血脂吸附治疗为血液做个大扫除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