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规范抗病*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长期坚持抗病*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有一些长期服用恩替卡韦的乙肝患者,已经不再满足于肝功能正常、HBVDNA定量低于检测下限、HBeAg转阴,他们开始希望能够达到更高的治疗目标--乙肝表面抗原转阴。
有些乙肝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后,发现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有明显降低,他们希望通过联合或者换用干扰素治疗,促进乙肝表面抗原更快降低,尽快达成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摆脱长期服药了。这种做法可取吗?
的确有一些研究显示:使用恩替卡韦降低病*载量后联合或者序贯使用干扰素,比继续服用恩替卡韦治疗在HBeAg血清学转换及HBsAg(乙肝表面抗原)下降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一项多中心的随机开放研究显示,HBeAg阳性(大三阳)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9----36个月并且达到HBVDNA小于拷贝以及HBeAg小于PEIU的患者,序贯使用派罗欣治疗48周,相比较继续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序贯干扰素组有更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14.9%:6.1%),更高的HBsAg(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8.5%:0%)。
最近法国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相关研究,结果提示HBeAg阴性乙肝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治疗一年后联合长效干扰素治疗,并没有明显增加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而且明显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由此可见,服用恩替卡韦达到HBVDNA低于检测下限以后,联合或者序贯干扰素治疗,是否能够明显增加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还在研究中,并没有得到公认。冒着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还要更多地增加药费支出,是否划算,需要乙肝患者仔细斟酌。
对于服用恩替卡韦后不但HBVDNA定量低于检测下限,而且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明显下降至0IU/ml以下的患者,有迫切需要希望尽快结束抗病*治疗,我有时候也会建议他们联合干扰素治疗。联合治疗的头三个月我一般会建议每个月复查乙肝表面抗原精确定量,如果没有明显下降趋势,立即停止干扰素,继续服用恩替卡韦单药治疗。
我们治疗乙肝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乙肝表面抗原转阴,更不是为了追求尽快停药,最终的目标还是为了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尝试联合干扰素治疗,但是要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和准确判断疗效,不要跟风,理性选择治疗方案。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点击下方链接获取更多资讯!!!!!漫漫乙肝路,50%的人已经找到“转阴宝典”,还有50%在门外徘徊
一确诊乙肝,穷也要吃“它”,乙肝“兵败如山倒”成功转阴不复发
乙肝药韦立得效果好不好?在这方面,它比替诺福韦强10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