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由于普遍推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小儿慢性乙肝病*感染的发生率已有极大降低,小儿慢性乙型肝炎也比较少见,但仍有发生。
如果小宝贝患了肝炎,一个家庭就蒙上了阴影,而有些人却认为抗病*药物对小儿副作用太大,不敢去治疗,真是这样吗?
为什么小儿肝炎更要积极抗病*治疗?绝大多数成人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起始于小儿乙肝病*感染,要减少成年人中乙肝相关慢性肝病的发生,应“从娃娃抓起”:重视新生儿疫苗免疫、管理慢性携带小儿和积极为患肝炎的小儿抗病*治疗。
一般而言,乙肝病*感染在儿童期多是慢性携带者;成年后%的携带者会发生肝炎;如不治疗,中年后其中的40%会成为肝硬化;如肝硬化继续活动,到老年时肝硬化中的0%可能进展为肝衰竭、或肝癌。儿童时一般不发生肝炎,如发生了肝炎,在以后的生命期中就有更长的时间(即有更高的机率)发生慢性进展性肝病。
小儿的疾病可能关系一生的健康,当然要尽可能治好。抗病*治疗治好了小儿肝炎,就阻断了成年后的一系列进展性肝病;即使抗病*治疗未能获得持续效应,也可能缓和以后病变的进展。
小儿乙肝的治疗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国内外以小儿乙肝为对象的研究很少,没有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欧美国家乙肝流行率低,且母婴传播的发生率低,因此可供研究的小儿乙肝病例很少。相反,我国乙肝流行率高,且母婴传播是主要的感染方式,小儿乙肝的病例并不少见。我国专家在小儿乙肝的治疗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
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抗病*治疗呢?
感染乙肝病*的小儿多处于免疫耐受期,常为大三阳,病*载量高,但是肝功能是正常的,这类小儿乙肝是不需要治疗的。
我国指南推荐,对于进展期肝病或肝硬化的患儿,应及时进行抗病*治疗。
如何判断患儿处于进展期或者肝硬化呢?
最主要的检查是肝功能和上腹部B超检查,肝纤维化扫描(Fibroscan)对于肝硬化的诊断有很大帮助。如果ALT水平高于倍正常上限时间超过3个月,提示肝病处于进展期,需要进行抗病*治疗。
抗病*药物如何选择呢?
目前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小儿乙肝的抗病*药物有普通干扰素(-17岁),拉米夫定(-17岁),恩替卡韦(-17岁),替诺福韦(1-17岁),阿德福韦(1-17岁)。
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用以上药物治疗小儿乙肝都存在一些困难。普通干扰素每两天注射一次,小儿很难坚持下去;口服抗病*药物需要长期用药,涉及到依从性、安全性以及耐药性的问题。出于以上原因,国内一些单位尝试用长效干扰素治疗小儿乙肝,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效干扰素治疗小儿乙肝,效果和安全性良好。
医院的数据(未发表)和已发表的小儿乙肝长效干扰素治疗的研究结果来看,长效干扰素治疗小儿乙肝有以下两个特点:
1.治疗效果好:我们观察了48例“大三阳”小儿乙肝病例,治疗结束后有4例转为“小三阳”,在这4例中,有18例HBsAg消失,并且出现抗-HBs。
张鸿飞教授对例小儿乙肝用长效干扰素治疗,治疗结束时HBsAg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40.78%和6.14%;昆明刘云华教授用长效干扰素治疗了很多小儿乙肝,也取得了类似的疗效。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效干扰素治疗小儿乙肝的疗效优于成人,特别是在HBsAg的转阴率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副作用小:接受长效干扰素治疗的小儿,最常见的副作用是发热和关节肌肉疼痛,即流感样症状,多发生于开始治疗后第1-3针注射后,经退热处理后症状可缓解。而成人中常见的血象改变,如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在小儿治疗中很少出现。
干扰素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张鸿飞教授对大样本的应用干扰素治疗的小儿长期观察的结果表明,干扰素治疗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在我科门诊接受干扰素治疗的小儿中,也没有发现生长发育异常的病例。
长效干扰素治疗小儿乙肝的疗效令人鼓舞,有效率高于成人乙肝患者,但原因尚不明确。目前,长效干扰素治疗的适应症尚不包括小儿乙肝,因此小儿乙肝的抗病*治疗需非常谨慎,应在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本文转载自七乐康,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为刘志华医生原创,版权归其所有
更多人在看肝癌为什么偏爱中国人?刚刚当选的中科院新院士给出权威建议!肝功能正常就放弃治疗?这是拿生命在开玩笑!影响肝癌风险的生活方式乙肝什么时候治疗效果最佳?一招教你抓住治愈时机!暖心福利大放送!个金币抽奖10元话费,战友们赶紧行动起来吧!↓↓↓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