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有关ldquo健康告知rdquo
TUhjnbcbe - 2021/6/25 15:15:00

“买保险不是挺简单的吗?有手有钱就行”,

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这么想过,但是面对投保时繁多的健康告知条款,不禁愣住了。

之前查出一些小毛病,要不要告知?

健康告知没问到,怎么办?能不能买?

不符合健康告知,怎么办?

健康告知没问到的病,能直接买吗……

于是,不了解健康告知的朋友面对健康告知页面就会萌生出上面这些问题,着实令人纠结又慌张。

健康告知真的有这么严格和可怕吗?别着急,下面我来为你们一一解答!

健康告知是你能不能买保险的门槛。它一般会问到被保险人的健康情况、家族病史、职业、收入、其他保险公司的拒保理赔情况等等。面对健康告知,如实告知是根本!《保险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投保要如实告知。隐瞒告知出险会拒赔,会解除保险合同,而且已交的保费也不退还;如果真的因为疏忽忘记病史未告知,建议联系你的服务专员电话补充告知。买保险就是想着风险发生的时候能获得确定的保障。如果不如实告知,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一切以健康告知问到的为准。我们内地的保险采用询问告知,问到的情况才需要告知,没问到的不用告知,直接投保。概括为一句话就是“有问必答,无问不答。”比如:这是一款定期寿险的健康告知以寿险为例关于肝部疾病的询问,只问到肝硬化。所以如果被保险人有乙肝携带,乙肝小三阳甚至乙肝大三阳,都能买。只要不是确诊肝硬化,就算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也就能直接投保。还有就是当健康告知一般问到:“你是否两年内有住院、手术或者连续服药超过30天(含)以上”如果你住院或者手术是在2年前,就不用告知;如果你2年内有服药,但是没有连续30天(含)以上,也符合健康告知,能投保。所以健康告知的尺度,仅限于健康告知。如果真的不满足健康告知,千万别隐瞒。一般情况下,产品都会提供智能核保和邮件核保,只要核保能通过,我们也能买。(1)医生都说没事,不用告知?这就涉及临床医学和保险医学的区别了。临床医学考虑的是目前病人的病情是否危及生命,是否需要及时治疗;而保险医学考虑的是未来被保险人疾病的发病率,或者预期的死亡率。比如肥胖,医生说注意饮食和锻炼就好;但是保险则就考虑到过于肥胖容易导致三高进而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所以体重BMI系数超过太多,保险也就买不了。(2)没住院就不用告知?有的朋友在投保时,被个别业务员误导说,只要没有住过院,就可以不告知,医院查不到。千万别信!别说门诊了,就连乡村卫生站、城镇的体检机构、药店的社保卡购药情况等等,只要保险公司怀疑你,他都能查出来,所以别心存侥幸。(3)不清楚自己的健康情况,要先体检?举个例子:最近小李胸口闷,打算买份保险保障下,但是健康告知问到心脏疾病。小李不确定自己有没有,就想着先去体检再买保险。记住!除非身体有明显不适,否则我都不建议你买保险前去体检。就怕检查出一堆毛病,导致买不了保险,那就尴尬了!(4)社保卡外借,不告知?社保卡外借往大了说是骗保,是犯罪!所以社保卡千万不要外借,不要外借,不要外借!如果你借了给爸妈买三高药物,那么社保卡记录的病史就会默认为你本人的病史。当健康告知问到三高的情况,你就要告知社保卡外借的情况,能不能买就看核保了。现在保险公司都收紧社保卡外借的核保,而且对于难以自证清白的疾病,拒保概率很大。

最后

如实在我们投保的过程中(不论你是线上还是线下投保)都起着非常重要而又关键的作用。

如果没做好这一步,将直接影响保险公司是否承保,和今后保险的理赔结果,所以这也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重要环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关ldquo健康告知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