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电视剧电影的剧本确源自事实,事实甚至狗血于剧本,
比如热搜#错换人生28年#——去医院生个孩子,抱回家含辛茹苦养了二十几年,结果发现却不是自己当年生的那个娃?!!
根据当事人的微博
江西九江许敏。当时大致实际剧情是这样的:28年,俩个年轻的孕妈妈,许敏和杜新枝,医院,分别生下男婴。
但不是同一天,许敏是6月15日晚上顺产,杜新枝(乙肝病*携带者,俗称大三阳)是6月16日剖腹产。
许敏除了6月15日当天刚生完时见到孩子一面,直到6月17日才第二次见到孩子。
……就这样,开始了一个叫姚策、一个叫郭威的#错换人生28年#
虽然是28年前,医院,新生儿手腕上是有标识牌,穿的也都是各家自备的衣服。
在微博
江西九江许敏的博文里也写了当时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还是错了,这的确让人不安。社会效应也挺大的:
①小朋友:以后娃问“我是哪儿来?”的答案中,除了“垃圾桶里捡的”,“充话费送的”,可能还会多一条“医院里随便抱来的“。
②大人、家长:特别是待产中的孕妈准爸看了后心里难免咯噔下“医院每天出生的宝宝这么多,万一……难道生完出院时一家三口要去做下亲子鉴定才行?
甚至还出现了智力题
网友:我妈说我出生后护士抱给家人看时,我姥姥偷偷剪掉了我后脑勺的一缕头发,就是怕送去洗澡时弄错。
有这样的担忧正常,无论何时忧患意识都很重要,但无需过于紧张,因为不管是无意失误还是人为错误,往往是不遵守流程,或环节中存在漏洞和空缺而造成的。
我们不医院里宝宝出生后的“身份识别”问题。
《加强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年9月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印发《加强产科安全管理十项规定》,要求医疗机构建立新生儿身份识别、交接制度和流程。新生儿交接时须由交接双方的医护人员和家属签字确认。
而手环正是目前被普遍采用的身份识别
最贵的手环
1、孕妈手环(必有):当孕妈咪入院待产手续办齐后,会被戴上一个被戏称为“最贵手环”的东东,上面印有:孕妈姓名、性别、年龄(或出生年月)、住院号、床号、科室、过敏药物、个人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