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许敏沉浸在亲生儿子回家认祖归宗的喜悦幸福中,她知道不知道网上又曝出一段以前邻居的录音。
在这段录音中,邻居说姚策从小就不省心,上初中以后他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跟社会上的大哥哥们混,上网打牌上游戏厅,没有他不干的,而且一走就十天半月,两口开始找。有一回实在是找不到了了,许敏夫妇报了警才找到他。
借着他有病,许敏他们不敢说不敢骂,只想好好照顾他,任由这孩子折腾。当时要知道姚策不是许敏的孩子,怎么也得想想,这不像姚家和许家的基因,人家两口子的哥哥姐姐们的孩子都可有出息了。
姚策初中毕业没考好,许敏花钱让他上了九江最好的高中,可姚策读了一阵觉得没意思,又跑到河南亲属家的药店去卖药,在亲属家待了一阵后又让父母接回家继续读书,还让父母买了萨克斯等乐器开始学习文艺,不过这只是姚策的一时兴起,乐器买了之后一直在闲置,姚策也放弃了学习乐器的想法。回来后这孩子也不好好学,整天的混,最后只上了个专科。
医学院毕业出来参加工作没多久,又非要闹腾说创业,创业失败了回家就是要钱,不给钱不叫爸和妈。
邻居眼中的姚策是这个样子,连他的高中同学也回忆说姚策在年进的九江一中,当时他成绩很差是托关系进来的,是年级里出了名的公子高,天天跟隔壁班的几个富二代混在一起。后来看到网上的报道,感觉长相没变,说话却是稳稳地,很有知书达理的气质,以为他浪子回头。直到他病重,曝出肝病恶化就是因为酗酒夜生活很乱,感觉他还是原来的那个他。
姚策的同学和邻居为大众还原一个真实的他。我们也看到了一个娇惯宠溺环境中只在意自我感受的姚策。
许敏自己也说过:“不仅我们夫妻包括整个家族对姚策是百般宠爱,比所有孩子都看得重,捧在手上怕摔,含在嘴里怕化,包括喝水都是我给他倒好。”
这一切皆源于姚策2岁半查出的大三阳。家族里没有任何人有这种病,许敏认为是自己照顾不周才让儿子患病,对此她无比自责,只能是加倍地对姚策好。
作为一个母亲,许敏的宠溺都是缘于最深切的爱,她怎么可能不懂“宠溺多败儿”但是面对一个有病的孩子,不知道未来姚策的病会怎样发展,每一天也只能这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娇惯下去。
因为治病,钱不够,姚爸业余时间去做保安,生活开支上能省就省,但在姚策身上他们毫不吝啬,走遍全国找最好的医生,用最好的药,生活方面更是尽量满足。
姚策结婚,许敏他们低价卖掉学区房,给他买了万达的房子,这套房子从阳台就能看到整个庐山。
起初,他们五口人一起住在这里,姚策生病后,提出让岳父母照顾自己,以家中住不下为由,许敏夫妇只得搬出去租房住。现在这套房子完全归姚策妻子熊磊所有,许敏夫妇却居无定所。
若不是姚策检查出重病,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姚策自己说,小时候也有人开玩笑,说他怎么跟爸妈长得不一样,是不是垃圾站捡的,但是玩笑归玩笑,家里人从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怀疑。即使到了生病前一刻,许敏夫妇也从没有怀疑过。但是一纸亲子鉴定让事情发生了质的改变。
从割肝救子到寻找亲生,从认亲到决裂,从“错换”到“偷换”从“归还房产”到“不予理会”整个事件反转又反转,让人们唏嘘惊叹生活的戏剧性。
许敏找到亲生儿子郭威后,从她在镜头面前对亲生儿子的爱挡也挡不住的表现来看,即便没有亲子鉴定,她也认定这就是她的儿子,无论从长相,性格,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完全就是遗传了他们家的基因。
抛开基因问题。郭威在妈妈有病姐姐智障的家庭中得不到疼爱,小小年纪要照顾姐姐还要去父母的小饭店帮忙,一件衣服穿七年,可以说他自小没享受过父母的宠爱。
那么反过来,姚策呢?
如果姚策从小也是在许敏夫妇的严格管教中长大,他明事理,懂感恩,知进退,那么在整个事件中他会不会就表现出另一种态度和行为?也许两家人就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局面。
姚策有一次直播中听到刘德华的《天意》里唱到:“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处?”他想这是谁写的歌词,不知不觉自己哭得稀里哗啦。
而这两句歌词又何尝不是当时许敏的心情写照。许敏说:“无数个夜里,她祈祷上天再眷顾她一次,哪怕让姚策带瘤生存是个慢性病,就是把自己每个月的工资都花了,给他打针吃药。只要他能活着。”
正如他在最后一条朋友圈中写道:其实我们一家的感情从未改变,28年的情感也不会因为网络舆论冲击而烟消云散。只是目前家人确实受到的影响非常严重,我希望通过法律能找寻真相,让每个人都意识到,真正重要的是家庭,尽快开庭,尽快结束,然后断网,关起门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才是最后完美的结局。
姚策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他的所作所为却没有为这个愿望去努力争取,或许在他生命的最后也有过后悔,这个事情如果这样做是不是更好?那个事情如果那样处理是不是更周全?然而,生活中没有假如,这份遗憾也只能是遗憾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