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人所接受的“教育”有两种形式,一是义务教育,另一是非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强制性的,像目前实施的小学和初中教育就是如此,是“填鸭式”的。如果孩子到了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而父母不让接受,父母便违反了义务教育法。而非义务教育则视具体情况,接受与不接受都可以。从这方面看,非义务教育才是提升一个人修养的渠道之一。
在错抱事件中,很多人也间接接受了不同的“教育”。
很多朋友知道,许敏是在去年2月中旬姚策被确诊为肝癌晚期后,她试图割肝救子时,才意外发现姚策并非自己亲生,但在这种情况下,许敏和姚师兵一边想尽一切办法给姚策看病,一边寻找姚策的亲生父母,盼望着他们能提供肝源挽救姚策生命。
苍天不负有心人,许敏和姚师兵经过一番寻访,传奇般地找到了自己的亲生子郭威以及姚策的亲生父母。
姚策认亲之后,特别是在浙江和北京等地治病期间,医院看一下姚策都被有关人拒之门外,直到姚策在北京去世火化,许敏都没有见他最后一面。
姚策去世后,有人说姚策是被许敏养死的,原因是许敏和姚师兵两口子都是公职人员,不差钱,而姚策的乙肝是一种富贵病,不能干重活,而姚策毕业后许敏却让他到广西、上海打工,累得姚策导致乙肝病情加重(至于姚策的病是怎么发展的又是如何失去最后机会的,这里不需要多说)。
因此,有人说许敏是一位冷血型动物,对姚策无情无义。原因是她在姚策后期没有积极花钱救治,还起诉要回她的房子。
图片来自网络应当说,许敏为了给姚策治病不惜倾出所出,还借了很多钱。这也是许敏有一个月领到手的钱不足百元的原因,因为她领到的钱要按月还债。
那么,许敏和姚师兵为什么没有在二三十年的工作中攒下一些钱呢?
大家也都知道姚策是在不到三岁的时候被检查出来患有乙肝的,从那时起许敏和姚师兵就走上了一条被拖垮的路。
许敏和姚师兵对姚策抚养的路上像捧着一个琉璃瓶那样,生怕一不小心被碰着了,他们要给姚策增加营养保证身体,还要不断吃药保养,不敢让他学习累着。就这样,才把姚策的病控制住没有发展,而且由大三阳变成了小三阳。这与健康的郭威生长成本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许敏在姚策结婚前,为了能给他一个婚房,许敏把原来的学区房卖掉又让老母亲拿出了20万元,才买了一套大房子并记在了姚策的名下。
恕我直言,如果许敏和姚师兵一直没有找到姚策的生身父母,他们还会倾家荡产地给他治病,就是找到并认亲后,许敏和姚师兵也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想办法去看望。
今年2月,大药房向姚策及其生母赔偿万余元,这其中就是许敏提供的给姚策看病所花的50多万元了。
那么,当姚策认亲后许敏和姚师兵不再花钱给他看病,并要回一直付按揭费的唯一住房,是许敏无情无底吗?是冷血吗?难道她不该要回属于自己的那部分吗?
这个世界并不是没有是非公道,那么多非亲非故人为什么愿意到田静的小黄车买东西?那么多非亲非故人为什么要“站队”许敏?
德行天下,和善路长。有的人是该反思一下了。
(感谢阅读。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