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讲解的内容是:“乙肝”患者按照这样做,可能更有益处。主要讲对于,乙肝患者该怎么做,对自己更有益处这些医疗知识。
乙型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而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无防护性的性行为,公用针头传播。也可以由受到传染的母亲在分娩时传染给新生儿。全球超过3亿患者,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国也超过了1亿人,那么,日常生活当中,“乙肝”患者到底该怎么做,更有益处呢?下面向乙肝患者提几点建议:
1、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适合用药,不需过度治疗
首先大家要弄明白,乙肝病毒携带者和乙肝患者是两个不同病理概念。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受到某些广告推销肝病药物治疗的蛊惑,滥用药物,反而由乙肝病毒携带者转变为“乙肝”患者。
实质上,乙肝病毒携带者大多处于免疫耐受期,乙肝病毒在肝细胞内并无明显的致病性,只有当体内免疫系统因某些诱因被激活后,开始攻击感染了病毒的肝细胞,出现肝功能受损。
处于免疫耐受期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接受增强免疫的干扰素类或其它某些药物治疗,就有可能使病毒携带者转化为肝炎患者,不但不能清除病毒,反而造成肝炎反复发作。
乙肝患者一旦接受核苷类药物治疗,就不能随意停药,因为接受直接抗病毒的核苷类药物治疗后,由于没有免疫系统的配合,就不能长久维持,多数患者停药后,病毒就会出现反弹,并且,此类药物容易出现耐药性,为日后的治疗了增加了难度。
2、乙肝病毒携带者半年应该检查一次,出现症状立刻治疗
常见到部分乙肝患者以大量腹水、下肢医院就医。其主要原因是,很大一部分乙型肝炎患者或早期肝硬化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只有少部分患者有乏力、厌食症状,出现肝硬化腹水或晚期肝癌后,才会感觉到身体的不适症状,此时治疗难度就非常大了。这就是要求在健康体检时,均包括肝功能检测的原由了。
3、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现肝功能异常,应该立即接受治疗
有些乙肝患者认为,没有感觉身体不适,就不需要治疗。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如果发现有肝功能损伤,就会有纤维组织增生,肝纤维化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肝硬化,长时间的肝脏损害,极容易发展成肝癌,而多数首次诊断的肝癌患者已经失去手术治疗时机。因此,尽早治疗就有希望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
4、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是一个持久过程,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有些乙肝患者出院后,感觉肝功能恢复正常,身体不适症状消失了,于是就擅自停药,结果2-6月后病情复发。假如是肝硬化患者,擅自停药,有可能会危及到生命。抗乙肝病毒药物分两类,一类是干扰素类,疗程1年,中途停药无反弹,后果是前功尽弃。
另一类是核苷类药物,在治疗慢性乙肝时,需要肝功能正常、病毒定量阴性、E抗原/抗体转换三个条件,维持正常指标达到1年以上,才可考虑停药。对于那些肝硬化患者需要终身服药。
5、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
很多人都以为治疗乙肝根本的目的是“转阴”,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6、不要听信大街上的小广告宣传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越是疑难杂症,就越容易出“神医”。治疗“乙肝”小广告贴得到处都是,医院治不好,治不了。那些“医院”或“小诊所”,却宣传大三阳、小三阳,均可“转阴”,还宣传提供免费检查、减免药费等等,这些大多是推销手段。建议乙肝患者一定要选择到医院治疗,千万不要轻易听信那些小广告、小传单的推荐,更不要相信那些“游医”,不要乱吃他们药。
通过以上讲解我们就明白了“乙肝”患者按照这样做,可能更有益处,这些知识。保健养生,一定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有病接受正规治疗,不听信传言。多了解一些医疗知识,更有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