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浙一和我征文71岁的我,和浙一有着1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里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征文作者杨益大我是一位71岁的肝病病人,和浙一有着17年的缘分。第一次来浙一时,记得是年8月。那时,54岁的我刚被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开始在此住院治疗。年,我被查出乙肝大三阳,肝功能情况一直波动,我求医数年,哪里有偏方奔哪里去,却每况愈下。刚进入浙一时,我的状况非常不好。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黄疸达到多,甚至还有腹水。主管我的是郑临医生,当时30出头的年纪,非常耐心,细致,对我进行了护肝、降酶、退黄、抗病毒等各种治疗,我的病情才逐渐稳定下来。出院后,出于对郑医生和浙一的信任,从年到年,我始终坚持在郑医生那里每2-3月一次的随访,病情一直稳定。疾病最令人恐惧之处在于不确定性。年,我做全身体格检查时,通过CT,发现肝脏里有两个结节,浙一的体检中心马上电话通知了我,接到电话后,我马上找到郑医生商量,随后,安排我做了核磁共振,磁共振也显示肝脏内有两个间变结节。郑医生帮我组织了会诊,邀请了浙一B超室的蒋天安主任与放射科的阮凌翔主任,几位医生一同看片子研究我的病情,大家的意见是,这个结节尚不能确定是不是肿瘤,但感觉不是特别好。医生建议我随访三个月。那是一段彷徨的时光。这期间,家人陪同我去了北京拍了PET-CT,也去了上海做相应的检查,但无论在哪里,都不能够确定这个是不是肿瘤。我似乎用尽了一切检查的途径,仍无法获得一个确定的答案。3个月后,我回到浙一随访。结节虽然没有很大改变,但甲胎蛋白逐渐往上走——这是一个反映肿瘤的指标,从原来的18上升到了32。看了外科医生,认为我肝硬化明显,结节有两个,位置分散,但还不能肯定是肿瘤,不适应手术治疗,蒋天安主任结合我的CT,磁共振跟B超影像,判断出一个可能不太好的结节,利用射频消融技术为我手术——这在当时是一个崭新的技术。术后,手术第二天我的甲胎蛋白马上就降到了2.2,郑医生告诉我,这也从侧面说明,我的结节是有癌变可能的。年到年,因为甲胎蛋白时有反复,新的结节偶尔也会长出,我在浙一一共做了4次的射频,5次插管化疗手术(TACE),由放射科彭志毅主任操作。每一次手术后,我的甲胎蛋白都能基本降到很低的水平。在郑临医生的维护下,我的肝功能也都基本上保持正常,生活质量非常好。疾病反复,到了年,我又出现了甲胎蛋白的轻度升高。郑临医生告诉我,因为我有肝硬化的基础,经过几次射频跟介入治疗后,肝脏质地不是特别好,她与阮主任、蒋主任商量后建议我做肝移植的手术。在郑医生的安排下,年8月25日,我接受了肝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但那一次手术,也让我最终确诊肝癌。郑医生曾告诉我,当时切下的那块肝脏已然千疮百孔,一颗正常的肝脏大约克,而我的那颗仅克重,肝硬化已非常严重。原来我就是带着这样的肝脏,走过这么多年。年手术后,我保持着每三月一次的随访,至今身体无恙。我今年71岁了。前两天,我翻到了一张20年前的旧照。疾病几乎没在我的脸上留下痕迹,身边人都说我还和过去一样年轻。多年前为我的病忙前忙后的亲友,有些人已因疾病或意外去世,但当时就病重的我却带病生存了这么长的时间,想来有些唏嘘,又有些庆幸。多年来,郑临医生为我提供了好的治疗和引导,让我的生命得到延续。医院的团队——包括蒋天安主任、阮凌翔主任,包括为我做移植的那些医生,他们共同的努力与付出,为我提供了一个多学科的诊断与治疗,让我的病情获得了一个好的结局。闻着满园桂花香,喝着西湖龙井茶,夫复何求?对一个病人而言,最幸运的事,莫过于遇见负责任的医生,享受先进的医疗技术,我就是这样幸运的病人。我与浙一的缘还在继续……“浙一和我”的故事,温暖征集中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联合浙大一院,推出“浙一和我”故事征集,专为收藏你与浙一最珍贵的记忆而设,快来把你和浙一的故事写下来吧!来稿请发邮件:qianbaojiankang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