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虎嗅科技组
作者丨苏北佛楼蜜
编辑丨陈伊凡
题图丨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艾滋病无法治愈的阴影像个蛰伏于暗处准备随时出击的史前巨兽,令人恐惧。
如今,德国一名53岁的男子似乎成功杀死了它,他成为了第三个彻底清除体内病毒的HIV感染者。用到的技术,就是干细胞疗法。
多年来,针对HIV感染者,医学界秉承着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目的是将病毒降低到几乎检测不到的水平,并防止其传播给其他人。
但免疫系统则会将病毒牢牢“锁”在体内,如果患者停止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病毒就会开始复制和传播。
真正的治愈方法是消除这个“病毒库”,这点人类曾做到过。一名称为“杜塞尔多夫患者”的男子于年停止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此后一直没有感染艾滋病毒。
如今,干细胞疗法创造了艾滋病治愈的“奇迹”,但背后的细节更加精彩。
创造奇迹的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是人体的原材料,是产生其他所有具有特殊功能细胞的细胞。在人体或实验室的适当条件下,干细胞分裂形成更多的细胞,这些细胞被称为子细胞。
这些子细胞要么变成新的干细胞,要么变成具有更细化功能的特化细胞(分化),例如血细胞、脑细胞、心肌细胞或骨细胞。除了它以外,人体中没有其他细胞具有生成新细胞类型的天然能力。
干细胞技术首先用于治疗蒂莫西·雷·布朗,被称为“柏林病人”。年,他进行了骨髓移植,其中被病毒破坏的细胞被来自健康供体的干细胞替代,以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
治疗布朗的团队选择了一个具有称为“CCR5Δ32/Δ32基因突变”的供体,该基因突变可阻止CCR5细胞表面蛋白在细胞表面表达。
其中,HIV就是利用这种蛋白质进入免疫细胞,因此突变使细胞能够有效地抵抗病毒。
因此将基因编辑后的骨髓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就能实现对艾滋病毒的抵抗。
科学家们成功了。
手术后,布朗停止服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并在年去世,之前一直没有感染艾滋病毒。
年,研究人员透露,同样的手术似乎治愈了伦敦患者AdamCastillejo。在年,科学家们宣布,一名“纽约患者”在14个月内没有感染艾滋病毒,也可能被治愈,尽管研究人员认为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英国剑桥大学的微生物学家RavindraGupta主导了Castillejo的治疗过程,他说最新的研究“证实了一个事实,即CCR5是目前实现艾滋病治愈的最显著的靶标。”
目前在我国,除已有成熟技术规范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按药品申报的干细胞临床试验外,目前仅限于医疗机构开展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尚未有获批上市的干细胞产品。且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完成干细胞临床研究后,不得直接进入临床应用。
低病毒表现水平
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美国首次发现。该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能力,导致免疫系统的失去抵抗力,最终以其它疾病而死亡。导致艾滋病病毒难以对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高变异性以及高以隐藏性。
艾滋病毒并非一成不变,在传播和繁殖的过程中它常常发生一些结构和功能的变化(RNA病毒变异快),这时即便使用原先可能很有效的药,此时也不管用了,导致病毒可以继续在体内大量繁殖。针对于此有了“鸡尾酒疗法”,可这种“鸡尾酒疗法”也有局限性。
长期以来,医学界在临床治疗时发现,所有接受强化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停止治疗后身体中很快又重新出现艾滋病病毒,并由此推断在感染者的机体中不但存在艾滋病病毒的藏身之所,而且机体的免疫系统难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在过去十年里,世界范围内使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方面的进展吸引了诸多